张栋诗五首
一
暮 春
才是阳春又暮春,绿肥红瘦杏儿新。
林中枝叶传莺话,水畔蒹葭隐鹭身。
万顷麦田波浪涌,几丛蔬帐暗香匀。
柳堤闲我舒眸看,羡煞眼前忙碌人。
二
武汉解封
武汉今朝喜解城,神州战疫见分明。
开工信有权衡线,误事从来左右倾。
三
春 望
小楼瞭望花堆锦,姹紫嫣红春已深。
着意熏风吹暖气,如弦细雨洒甘霖。
池中鸭呷舒新翅,枝上莺儿啭抖音。
传语物华人与共,劝君休负此光阴。
四
杨 花
得风如雪漫天飞,度水拈枝萦日辉。
谁道清明烟雨尽,灵犀一点更依依。
五
月下看花
人生阅历见沧桑,笑对世情炎与凉。
明月春花今又是,流光溢彩夜浮香。

刘拥军诗四首
一
紫 荆
一脉万千条,同根舞丽朝。
紫霞明照眼,绮梦醒惊寮。
携抱星团聚,交开锦簇娇。
花增三月色,手足解谐调。
二
紫叶李花
无憾花开早,应无叶晚生。
烟澜摇绛紫,风态远浮轻。
眯语三人月,清诗五字城。
星花明日雨,云叶比重英。
三
梨花赏
梨花吐白近晴明,一度繁华渐息声。
纸蝶明朝同雪舞,枝头心上总伤情。
四
桃花赏
华英笑笑闹桃园,秀态嫣香不费言。
召引半城人逐赏,夭夭压镇百花喧。

伊里奇诗三首
一
傍 晚
余晖映晚空,疏影弄清风。
人有伤春日,花无寂寞红。
二
春 思(新韵)
旧草随波去,花开两岸香。
暖风织锦秀,春水煮文章。
佳酿良宵好,奇书美景长。
举杯邀暮霭,吟句醉朝阳。
三
观朋友圈有感
江南春色满人间,河北冬装半未还。
遥望关东公主岭,依然十里雪遮山。

感 悟
文/石少军
宁为原上草,不作庭中花。
心高逐四野,气傲藐天涯。
仰息有天地,日夜沐精华。
生当存志远,四海即为家。

杨 花
文/苏 艳
身洁如雪轻似羽,漫卷逐风作飞絮。
无色无香也唤花,敢与桃李争花期。

三月的小雨
文/张居明
我爱三月的小雨
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
柳条在雨中渐渐萌芽
小草在雨中腰杆挺立
我爱三月的小雨
三月的小雨丝丝缕缕
枝头拱出了许多花蕾
山川呈现出一片新绿
我爱三月的小雨
三月的小雨风光旖旎
紫燕在雨中穿梭
白鹅在水里游弋
我爱三月的小雨
三月的小雨景色迷离
串串雨线如姑娘的发辫
随风打开那美好的回忆
我爱三月的小雨
小雨激发我几多思绪
它为我描绘出一幅绚丽画图
它为我书写出一首壮美诗句

方舱医院里的美丽
文|段兴君
新冠疫情暴发的日子里
你我不期而遇
不知你姓字名谁
却晓你是天使神兵
你忙碌不知停歇的身影
就像黎明时分空中的晓星
你仁爱的力量
让我如秋水般的内心沸腾
阻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
你我不期而遇。
虽然看不清你的面容,
护目镜你的凝眸
如十五的月亮亲切温柔
拂去了我的惊恐与病痛
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里
你我不期而遇
虽然不知你来自何方
但我己感受到
家的温馨与亲情
你那防护服上的描彩涂鸦
就像朵朵盛开的莲花
你伸出的杨枝手
给予了我新的生命

家乡春来早
文|王凤庭
踏进三月的门槛,满眼的绿便扑面而来。草是绿的,树是绿的,甚至连风都是绿的。都市的街道已回归久违的繁华,行人们尽管还戴着口罩,但神色上无不流露出一丝胜利者的姿态与从容。
街心花园的小广场上,成群的鸽子低头觅食,时而扑棱棱展翅高飞,在空中自由的翱翔,飞累了便三三两两驻足在楼顶,欣赏美丽的风光。我十个月大的小孙子,这时便异常兴奋,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它们,呵呵地笑个不停。他和大人一样,珍惜热爱春天。因为,春天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。
俗话说“野人怀土,小草恋山”。我和老伴来北京已十个多月了,时常思念家乡,在梦中有无数次与她“美丽的相遇”。
有一天,微信公众号“滋镇惠民一点通”一则消息,令我惊喜欲狂。镇政府大院里组织举办了一场就业扶贫招聘会,镇领导们亲自“牵线搭桥”,为企业找工人、为贫困户求岗位。阳春三月里,如此惠民之举,着实是一种惊喜,不由地让我为家乡骄傲起来!
我的家乡滋镇,位于鲁西北平原,那是一个富于传奇的地方。革命战争年代,是冀鲁边区远近闻名的“红乡”,有近千人参军参战投身革命洪流,其中有280余名优秀儿女,为民族解放事业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那里的老百姓,称共产党干部叫“大哥、二哥、三哥”。他们坚信,只要跟着“大哥”走,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!
新中国成立后,无数新的“大哥”们,为家乡挖穷根、开富路,殚精竭虑、呕心沥血,做出了种种努力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,他们先后创办起铁厂、窑厂;在荒碱滩上建起1300亩的公社林场;借助“古商河”故道,男女老少上齐上阵,开挖“大宗旱河”。1981年春,一场划时代的农村改革悄然发生,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将土地承包到户……几十年来,三万六千多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激情,在无数次汗水泪水的沸腾中升温。
岁月流逝,春去秋来,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。近年来家乡新的带头人,更是脚踏实地、奋发有为。他们结合当地传统“条编”,2017年南下临沂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,成立了镇“杼柳工艺品公司”。如今柳编加工产业,成了家乡响当当的名片,为农村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支撑。此外,每年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型“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”绵绵不绝;由政府组织举办、由省市专家授课,各种 “新型农民技术培训”,五彩纷呈、一场接一场;还有“在外人才交流会”“劳动力转移促进洽谈会”“农村致富信息直通车”等政府举办的多种扶贫举措……犹如一串串抑扬顿挫的音符,奏响了“脱贫攻坚”的优美乐章,响彻在茫茫无垠的鲁西北大地上。
今天清早起来,手机铃声骤然响了起来,是镇政府老邵打来的。老邵是我的好朋友,他是一名“老滋镇”了,先后干过镇党委办公室主任、管区书记、信访主任、文化站站长。老邵农村工作经验丰富,性格开朗、乐观向上。记得拍摄电影《柳花飘飘》《锣鼓震天》时,他负责片场调度,胸挂着职务牌,现场呼来喝去,威风得像个“将军”。不知情的人,都以为他是导演呢!听说去年秋后他到三洄河包村了。
“喂,老伙计。有个事儿麻烦你,三洄河纪念馆需要些资料,希望老兄帮帮忙……”
由于小孙子的吵闹,听得出他的语速渐渐慢了下来,不一会儿恢复如初,又兴奋激动起来。
“伙计,我最近太忙了。三洄河村不仅要搞红色旅游,另外去年建的20多个扶贫蔬菜大棚都发财了,每个棚纯利润达5万多元。这不,看到从前的贫困户挣到钱啦,大家情绪都高涨起来了。今年镇党委又协调一家生物科技公司,在三洄河村推广种植“金丝皇菊”30余亩。这是一种新型养生保健茶,市场前景非常好,估计明年能增收15万元,一定能!”老邵打起电话来,热情洋溢充满自信。
“就这样,不拉啦。你不知道,如今我是在村里最受欢迎的人,乡亲们都让俺给踅摸致富门道呢!哈哈哈!”
……
习总书记多次强调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也不能少”“绝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”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之年,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,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它必将为国人开启一扇美好生活的历史之窗!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春天,是希望纷飞的季节,更是勤奋耕耘的季节。此刻,想起可爱的家乡,我无限欣喜。仿佛看到她,意气风发、精神抖擞,正一步一步走进正午灿烂明媚的春光里……
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
来源 | 德州市作家协会
编辑 | 李玉友